学院概况

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能源工程学院简介

能源工程学院组建于2020年,前身为2001年成立的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二系,2006年6月调整为采矿工程系、通风与安全系、煤矿机电系三个系,2015年7月采矿工程系与通风与安全系合并为能源工程系,2020年7月能源工程系更名为能源工程学院。

近年来,学院为适应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需求,准确把握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机遇,现开设6个高职专业。同时为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需求,与安徽理工大学联合举办安全工程专业(专升本)招生培养,形成了“中等职业教育(中职)—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的人才贯通培养模式。

1.“金专”建设

学院2021年获批安全技术与管理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2023年获批安全技术与管理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学校成为安徽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2024年成功入选安徽省技能特色培育院校。

金平果中国科教评价网评选结果显示我校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在全国开设的118所高职院校中排名第19位,通风技术与安全管理专业在全国开设的13所高职院校中排名第3位。

2.“金师”建设

初步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强、专业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25人。近五年新进教师15人。教授2人、副教授(含高讲、高工)6人、讲师及讲师以下17人。“双师型”专业教师20人,占比80%。选择校企合作技能大师和科技骨干,培养了5名产业教授,10名校外兼职教师。教师团队中,全国煤炭教学名师2人,全国煤炭技能大师2人,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工作者3人,安徽省专业带头人3人,安徽省教学名师4人,安徽省教坛新秀2人,江淮技能大师2人,4位教师入选安徽省煤矿智能化建设验收专家,1位教师入选安徽省生态环境专家库入库专家。形成了一个由专家、名师和现场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2021年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2024年荣获“安徽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累计建设4个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建成煤炭行业通风技术与安全管理优秀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创新团队3个。

3.“金课”建设

学院引入行业企业一线生产岗位操作标准和要求开发专业课程,学校教育专家与企业实践专家共同组成课程体系开发建设小组,构建符合专业定位的工学结合核心课程体系。建成《应急救援技术》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工程爆破技术》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

省级《矿山安全技术》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省级《建筑防火》《火灾报警技术》《应急救援技术》《工程爆破技术》《智能化采煤方法》《矿山安全技术》6门。

4.“金教材”建设

《安全评价技术》成功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荣获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优秀教材特等奖;《安全管理》成功入选“煤炭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学院教师主编省级高水平教材《应急救援技术》《智能化采煤方法》《工程爆破技术》3本,《大学生安全教育》《矿井智能通风技术》等2本校企合作教材,《安全评价技术》《矿山安全技术》《消防电气施工技术》《矿井通风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等5本数字化教材等。

5.“金地”建设

学院与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共建获批煤矿安全与智能开采现代产业学院;我校与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安徽理工大学三方牵头共建获批省级智慧矿山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共建矿山应急救援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与淮南经开区、凯盛重工有限公司三方牵头共建淮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域产教联合体。

具有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专业群建立了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池州市正信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安徽江南爆破工程有限公司、淮南市百邦气动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亦立名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哲泰消防工程有限公司等20余个实训基地,为学院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6.教学科研

建成安全技术与管理国家级“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应急科技”子项目、“矿井通风与安全”国家资源库“矿井火灾防治技术”子项目。

获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5项,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20余项,安徽省中青年教师培养行动项目4项,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煤炭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全国应急安全职业教育联盟首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60余篇。

7.技能竞赛

“十四五”期间,共承办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6场、全国煤炭职业院校技能大赛3场。共荣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银奖3项、铜奖3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30余项;全国煤炭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0余项;“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银奖2项。2名教师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6名教师荣获全国煤炭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4名教师荣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8.社会服务

“十四五”期间,与企业联合申报实用新型专利获批30余项并成功转化;8名专业教师参与淮河能源集团、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淮南东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淮南市蓝焰消防职业培训学校等区域内企业中专班学历培训、安全教育培训、师资培训等教学任务;3位教师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10余所职业院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服务;承担淮河能源集团横向课题6项(项目经费200余万元)。

9.机遇与挑战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勾勒出清晰的路径,从“双高计划”到“职教本科”建设,都为学院提供了政策红利,学院可以借此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推动自身发展。

学院紧扣打造安徽省“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和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在省级双高双特建设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传承和弘扬“立德树人、强技立业”精神;全面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走“煤炭+安全”特色发展道路,助力学校打造成为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技术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更新至2025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