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能源工程学院院长肖家平率师生代表赴淮河能源集团潘三矿“黄山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安徽省产业教授黄山携工作室成员热情接待了来访团队。此次交流聚焦矿山应急救援技术提升与工匠精神传承,通过实地观摩、技能展示与人才培养研讨,深化产教融合,共育新时代矿山技术人才。

在工作室现场,黄山向师生们生动讲述了自己从普通矿工成长为技能大师的历程。工作室墙面上悬挂的“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证书和创新成果照片,记录了他带领团队破解矿井通风、灾害防治等20余项技术难题的奋斗足迹。”黄山现场演示了如何利用通风干湿表测定矿井环境参数,并强调:“技术为基、安全立命、责任如山,是矿山人永不褪色的信条。”

座谈环节,肖家平与黄山就深化产教融合展开深度对话。肖家平介绍了学院近年来推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育人模式,强调技能竞赛已成为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引擎。黄山对此高度认同,并分享了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经验:“企业需要的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技术人才,建议增设智能矿山装备运维、数字化救援预案设计等前沿模块。”
此次交流是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双高计划”建设的缩影。正如肖家平院长在总结中所言:“把大师智慧引进校园,将课堂搬到矿山现场,才能锻造出契合新时代能源产业发展的‘硬实力’。
能源工程学院主任秘书杨波,教师汪洋洋、夏刚、童格军参与座谈交流。
(撰稿:汪洋洋;审核:肖家平;发布:杨波)